面试结构简介
知己知彼百战不殆,以一个普通的SDE面试为例,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面试结构:
A. 1 – 2 轮 Technical 电面
B. 4 -5 轮 Oniste
a. 2 – 3 轮 Technical
b. 0 -1 轮 Design
c. 1 轮 BQ
首先,通常是1-2轮Technical 电面,面试时间基本在一小时内。不同公司不同安排,也有可能是HR先同你聊一聊,看看你和招人的组匹不匹配,之后再发电面。
紧接着就进入了Onsite环节。疫情期间没有真正的Onsite,视频就可以。这个环节有4-5轮,包含Technical,Design,BQ等,具体由公司和职级而定。
终极上岸策略
简单了解了面试流程,那要如何实现终极的目标——拿到理想offer呢?在备战过程中要时刻牢记:
一个中心:
结果导向——以面试的考核要求为中心
三个基本点:
掌握基本的数据结构 + 算法
有工业级的经历/项目
能根据面试考核的要求合理沟通
一个中心
什么叫“以面试的考核要求为中心”呢?简单来说,面试想要什么,我们就准备什么;面试想要什么,我们就表现什么。
网上有种说法,面试官想要考核求职者是否具备好的技术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。这种说法过于泛泛,什么才算好?英语比赛拿了一等奖,算不算好的表达能力?从面试的角度来看,这真的不算。
坦诚点,面试官真正想要的是求职者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分为:
独立执行:简单东西自己做,遇到困难别闷着,最后必须要出活
带队探索:志同道合,一起搞事情
这不难理解,毕竟公司对一名工程师的期待大致为:交代的简单任务可以喀喀喀高效完成;交代的复杂项目在和别人沟通后完成,最终要看到结果(不管过程多么跌宕起伏,大家其实都不太关心);在提出自己的新想法后,筹划、设计、实施、后期监测一条龙,可以带领大家完成。
那这种期待匹配到面试中,具体是指什么?
独立执行:简单题目快速做
以Two Sum为例,这道简单的题目基本每个刷题人都会遇到。如果面试遇到此类简单题目,确定好需求就赶紧做题,没必要和面试官反复沟通,问东问西,这太过虚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