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课之前我连题都没刷过,本以为会被老师直接按进题海打基础,上了课才知道,课程规划非常合理,连我这种小白都适合。
前两周从Python、SQL面试考点打基础,一点一点加难度到Probability、A/B Testing、Machine Learning等。
“我们的目的是Crack the Interview!”正如老师所言,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面试实战进行的,经常一言不合(不是)就蹦出一道原题点名提问,小心脏砰砰的图片。
虽然提问很窒息,但其实下一页slide又会教给我们解答方法。
六周的磨砺过后,我居然形成了神奇的肌肉记忆!无论看到什么题,脑海中第一个蹦出来的,就是老师总结的useful data structures,并流利解答。
上上课的功夫,等于累积了上百道刷题经验。即使刷题量不如别人,我也不会因为这个自卑了。
简历也是边上课边改的。之前也找过学长学姐帮忙友情看过简历,得出一个“需要写短一点”的结论之后,就……没有然后了。
到了专业老师这里,可不是一句话的事了。我战战兢兢地发了简历,当天就收到了(被痛批的)解决方案:
- Project里连编程语言都没提(确实不太会用);
- 没有用工具去展现建立(这个也不太会);
- 没有体现数据量的规模(实习的时候确实不知道最后的结果);
- 总体描述过多,占了两页(只能多写点在国内的实习了)…
之前我只知道把经历一股脑全写上,完全没有轻重之分。下面这份是改了几版后的,简历精简成了一页、有了数据展现与支持、重点部分加黑加粗。
有了各方面的助力,我勇敢地投递出了简历!
既要进大厂,就要拿最大的胜算
没多久,我就收到了亚麻的OA,但直到两个月之后才发面试!十分玄学。
毕竟是大厂,还是有点没底,于是请班主任帮我匹配一个亚麻的老师做模拟面试。
本以为自己差在技术,但老师说“刚才考你的SQL题已经是亚麻面试官会提问的上限,刷题量已经足够应对面试”,等于给了我一颗定心丸,也对真实的亚麻面试有了了解。
而“致命的在BQ,回答问题不够直接”——是的,我的故事准备得不够多也不够好。
“要义是理解军规到底是什么,为何而制定,这样才能知道面试官期待的回答究竟是什么,而不是一味死记硬背。”
为了让我对军规有更清楚的认识和了解,老师还把由亚麻在职面试官作为主讲的《亚麻军规讲座》的视频给了我,让我回去好好琢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