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器学习工程师如何应对AI裁员潮?

当机器学习成为"双刃剑":我们亲手打造的AI反过来抢饭碗

说来也挺讽刺的...那些深夜debug、疯狂加班的日子,换来的竟然还是一纸解雇通知。更让人心寒的是什么呢?这次的裁员邮件,竟然是ChatGPT代笔的!

AI冷血裁员:凉透心的事替HR做了

前几天TikTok员工在Blind上发的帖子直接炸了——倒不是因为又有人被裁,毕竟这在科技圈早就见怪不怪了。真正扎心的是那封"你被laid off了"的邮件,居然出自ChatGPT之手。

有网友直接吐槽:被机器人裁员,这也太没人情味儿了吧!

更有人愤怒地表示:ChatGPT就是个毒瘤,完全是brain rot(脑腐)。

巧合的是,同一时间Reddit上有人爆料说,60%的HR现在都依赖ChatGPT来做裁员决策。这位TikTok员工很可能就是算法流水线上的牺牲品...

据我观察,有位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:AI完美地帮资本家解决了"杀人诛心"的道德负担问题。管理层要向股东交代,HR要拿绩效奖金,而AI负责递上那杯"无痛解雇"的毒酒。

我们这些程序员熬夜薅秃了头发打造出来的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,现在正转过头来啃食我们自己的饭碗。甚至网上还流传着"12到18个月后,软件工程师就会被彻底淘汰"的说法。虽然无法验证真假,但确实精准戳中了整个行业的恐慌神经。

用AI裁员,被AI替代,还得学会与AI协作...我们真的太难了!

数据说话:机器学习人才市场的残酷现实

除了网友们的亲身经历,还有一些赤裸裸的数据让人更加担忧。

风投公司SignalFire针对AI对招聘影响的调查显示:2024年科技公司招聘应届生的数量明显少于2023年。特别是前15名大型科技企业减少了25%,初创公司也减少了11%。

牛津经济研究院基于AI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研究发现,美国22-27岁拥有学士学位或更高学历年轻人的失业率,历史上首次稳定超过全国平均水平。

麦肯锡的报告更是预言,到2030年美国将有1200万个岗位被AI吞噬,这个数字约占美国总就业数的8%。

留给我们普通人的窗口期,可能真的只剩5年了...

Anthropic首席执行官Dario Amodei警告说,5年内50%的初级白领职位将被AI抹去。理由很简单:新手员工的工作通常最简单,也最容易实现自动化。

但OpenAI首席运营官Brad Lightcap持相反观点,他在Bloomberg的《Tech Take》播客中表示,那些"工作年限较长、更习惯于按特定方式做事的员工群体"可能面临更大的问题。

就在前天,Bloomberg报道称Microsoft通过在关键业务职能中使用AI,去年节省了超过5亿美元。这个举措正在重塑就业市场的底层逻辑,对求职者而言既是危机也是机遇!

说句不太好听的话,AI替代人工最主要还是成本问题——它更便宜、更高效,老板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?

机器学习工程师的突围之道:打不过就加入

既然AI潮流势不可挡,那我们能做什么呢?

今年1月白宫发布的《AI Talent Report》显示,美国AI领域存在巨大人才缺口,同时也释放出政策红利。重要的是,美国高端AI研究高度依赖国际学生,尤其是来自中国、印度等国的留学生。

今年6月,扎克伯格亲自率领Meta的金元军团,用1亿美元签约奖金"洗劫"OpenAI的墙角,德州数据中心狂扩180+个职位,却只招芯片架构师。

我们怎么成为那个被疯抢的AI人才呢?

对于正在从事SDE(软件开发工程师)或Data相关工作的职场人来说,转向机器学习方向绝对是一个极具前景的选择,但需要系统性的学习和规划。

首先要做方向选择。AI领域涵盖多个方向,不同背景的从业者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赛道。

机器学习方向既要求扎实的工程能力,又需要一定的数学和算法基础。比如SDE背景的同学具备工程基础,可以转向MLE(机器学习工程师)方向,但需要补充数理基础,提升算法能力以及模型部署经验。

对于想要转机器学习方向的在职人员来说,MLE是AI领域最稳的岗位之一,越早入局,机会越大!

直通硅谷1V1求职计划,可以根据同学背景,制定个性化转型方案。不管你是缺工程能力还是数理基础,又或者是行业应用经验,我们都能帮你补齐短板。

1300+大厂在职资深面试官全程陪跑,帮助同学冲击大厂/高薪MLE职位!


抢岗位就是抢时间:机器学习职位订阅的重要性

2024年AIGC(生成式人工智能)相关岗位同比增长73.68%,这么多岗位该如何第一时间发现并投递呢?

北美求职平台众多,但各有局限:

- GitHub整理的虽然全面但大概会有2天的延迟

- LinkedIn有新岗位提醒,但约30%的岗位不在上面发布,容易错过

- Indeed更像一个工作搜索引擎

- Glassdoor的公司信息比招聘资源更受关注

- CareerBuilder信息混杂,广告干扰严重

- Dice.com只更新中大型科技公司

这些局限太致命了!

手动海搜,耗时耗力:每天重复搜索所有平台,浪费90%的时间!

信息闭塞,中小公司难评估:遇到独角兽、明星初创公司时信息难寻,岗位是否匹配?费时费力点开也未必清楚。

信息滞后,岗位瞬间关闭:公司放岗分散、关岗无声。Rolling Base招聘模式下,晚投=错失机会!

现在公司基本上都是Rolling base进行招聘。比如这个公司今年就招50个人,这50个人招完之后就不再招了,也就不会看剩下投进来的简历。即使你的简历很优秀,也无法获得面试机会(除非有人撕OFFER)。

所以抢岗位其实就是抢时间!只要开岗就投递,第一天投和第三/第四天投的结果很可能完全不同。

而且有些岗位开得早关得也早,比如谷歌23年机器学习相关岗位大概就开了一周左右就关岗了。作为求职者也没办法预测公司什么时候会关岗,最好的办法就是公司开岗时第一时间投递,这样就不会错过。

此刻,你需要一个既能及时更新最新开放的岗位且覆盖全面,又能直接投递比较方便的求职利器!

【直通硅谷职位订阅服务】

💡 覆盖3000+北美公司,从大厂到明星初创,隐藏机会一网打尽

🎯 求职方向细分标签精准匹配,SDE、机器学习/AI、量化开发等小众方向都能锁定

🚀 岗位发布24小时内直达邮箱,一键投递直达官网,告别繁琐跳转

⏰ 只需每日3分钟查看邮箱,彻底解放搜索时间!把精力留给准备面试!

岗位和时间都不会等人,要想早拿面试争取优先机会,这个服务适合你!

🔥 早鸟限时抢位!

|震撼价:仅需9.9元/月!

|加赠福利:买3个月立送1个月!

|优惠截止:7月15日!

⏳扫码回复【9.9】,立即锁定优惠!


常见问题解答(FAQ)

Q: 机器学习工程师真的会被AI完全替代吗?

A: 不会完全替代,但工作内容会发生变化。机器学习工程师需要学会与AI协作,专注于更高层次的系统设计和问题解决。

Q: 转向机器学习方向需要多长时间?

A: 根据个人背景不同,一般需要6-12个月的系统学习。有编程基础的同学转型会更快一些。

Q: 哪些机器学习岗位最有前景?

A: 目前MLE(机器学习工程师)、AI产品经理、数据科学家等岗位需求量大且薪资较高。

Q: 留学生在美国找机器学习工作有什么优势?

A: 美国AI领域高度依赖国际人才,特别是中国留学生在数学和工程方面的基础较强,很受欢迎。

Q: 如何提高机器学习岗位的投递成功率?

A: 关键是要快!Rolling base招聘模式下,第一时间投递非常重要。同时要针对性地优化简历和作品集。

选择直通硅谷让上岸变得更简单!

---

本文原创于直通硅谷,欢迎尊重版权的转载。

作者:直通硅谷 公众号:直通硅谷订阅号

直通硅谷,让科技求职更简单。


上一篇
TikTok面试秘籍!26秋招热门岗位来袭,Oracle、NVIDIA等大厂狂招人
下一篇
机器学习工程师涨薪潮来袭!Meta挖角引发硅谷薪酬大战

Hi,我们是直通硅谷!

我们专注于全球科技行业求职培训,心之所向,是壮大全球华人科技力量。凭借实战中积累的丰富经验,及由1300+全球科技公司在职面试官组成的导师库,我们让求职这件事成为系统的科学,并变得越来越简单!

自2015年,直通硅谷独家秋招计划已帮助8000+学员成功进入全球头部科技公司!


科技求职
你只需要一个
ALLinONE计划
已帮助8000+学员
进入全球头部科技公司
1V1计划咨询

有哪些适合你的方向?